4月14日—16日,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将在武昌东湖宾馆召开,这是湖北近十年来举办的全国最高规格的体育专项大会。继2024年巴黎奥运会我省健儿以突破性战绩续写奥运届届夺金历史荣光之后,新时代的湖北青少年体育,又将在此次与会的全国代表面前展现出什么样的精神风貌?本报今起推出“聚焦全国青少年体育大会”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4月10日8时,灰绿相间的教学楼里传来琅琅读书声,球场上,12岁的石家庄女孩石梓涵击出一记凌厉的斜线球,汗水顺着小麦色的脸颊滑落。
这里,是位于京山市申公路166号的湖北省网球学校,一座将“体教融合”刻进基因的网球殿堂。
两小时训练结束后,石梓涵走进了教室,“我想成为像郑钦文那样优秀的职业球员,但也不想过早放弃学业。”
2012年,10岁的郑钦文在京山夺得湖北省青少年网球赛U10女单第一名,这是她网球生涯的第一个奖项,12年后,她在巴黎奥运会代表亚洲运动员首次夺冠。
从京山到巴黎,路程很远,如何让更多中国少年追上郑钦文,甚至超越郑钦文,作为唯一的“中国网球特色城市”,京山有着自己的答案。
京山人对网球的狂热,始于20世纪80年代水泥地上的挥拍,如今,这里已是拥有380个网球场、10万网球人口青少年占比近六成、贡献全省七成青少年网球金牌的“中国网球之乡”。
2018年,在湖北省体育局与京山政府联手实施的“省校县办”新模式下,湖北省网球学校落户于此。学校不仅配备优秀师资,还独创“学训时钟”法:晨训与文化早读交替进行,根据“特长班+精英班+国际班+世杰班、奥运梯队班”逐层增加训练时长,白天6小时分段实施文化课与专项训练,晚间自习由教师全程辅导。
建校至今,该校文化课成绩名列京山前二;七年耕耘,该校斩获103枚全国比赛金牌,283枚省级比赛金牌。
去年新校区启用,学校首次面向全国招生,石梓涵就是其中之一。“以前打比赛看到湖北网校很厉害,我可羡慕了,去年入校圆了第一个梦。在这里可以边打球边读书,我想等参加完高考,再全力去追逐自己的网球梦。”她说。
新校区一路延伸的路灯柱上,嵌着郑钦文等网球巨星的照片和奥运梯队班成员的战绩铭牌,“孩子们每天踏着偶像的足迹训练,感觉梦想触手可及,也会激励他们一步步坚实迈进。”校长程振平说。
目前,省网校除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增设包含小班、中班、大班的幼教部,今年还将筹划设立高中部。
如今的京山,凭借政策支持、资源投入和显著成绩,成为唯一县级城市入选首批全国奥运梯队建设重点城市,是全国唯一拥有网球奥运后备人才梯队的县级市。
时不我待,省网校迅速组建奥运梯队班,从U10、U12、U14年龄段排名前三球员中挑选8人签约,开启职业化训练模式——除每天5小时技战术打磨、1.5小时体能特训外,规划从今年开始定期海外拉练,并配备体能康复复合型团队。今年1月网校还引入专业团队打造职业俱乐部,打开通往ITF赛事乃至ATP、WTA成年职业赛的大门。
鼎力支持,京山市委、市政府今年初以扶持经费能基本覆盖现阶段小球员训练和参赛费用为标准,对增加网球发展基金进行预算规划,此外,196体育下载还全力促成李宁集团赞助100名优秀运动员战略合作,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小球员家庭在器材、服装等投入上减负。
作为奥运梯队班的一员,朱鹏睿格外期待计划中的西班牙外训,“我希望站上ATP赛场,冲击世界排名前200、196体育下载196体育下载100、50!”而在“陪读”妈妈王琼的眼中,省网校为孩子搭建了实现梦想的完美舞台。
16时,孩子们走出教室踏上球场奋力挥拍。奥运梯队班主教练熊思源紧盯着这批“希望之星”,不时为他们讲解着技术动作。
谈及京山网球能否培养出下一个郑钦文,执教20载的熊思源坦言:“我坚信,未来的10年,京山能为湖北、为中国培养出顶尖职业球员。但这个过程充满挑战,一个顶尖球员的诞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此刻,场上的孩子们正全力跑动,阳光映射下,汗水在他们黢黑的皮肤上闪闪发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马明玉通讯员于蓝)